找回密码
 新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张小龙公开2018年全新计划:微信不做信息流,重点做好小程序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1-15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小龙公开2018年全新计划:微信不做信息流,重点做好小程序

2018年1月15日,2018年微信公开课PRO上,腾讯高级副总裁张小龙发表主题演讲。

154201711.jpg

大家好!我是张小龙。欢迎大家来到微信公开课。

刚刚出现的是我打游戏的画面,被大家看到了,那个不是我最好的水平,因为有点紧张,我最高分曾打到6000多分。

当然我是练习了很久了,并不是我比大家更厉害,而是我有很多时间去练习,这个游戏我觉得挺好玩,我自己在游戏里面获得了一个称号,叫“无聊大师”,像上个星期我打了到6000分,我发现我获得了一个称号叫“立地成佛”,一不小心变成了佛系。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因为我们在朋友的排行榜可以看到,所以很多朋友会问我,你这个分数是自己打出来的吗?是不是一个外挂或者直接修改后面的数据库得来的分数,但这个引发了我挺多思考。

“跳一跳”这个游戏其实我们只是把它当成一个Demo来做,其实是微信新版本里为了体现微信的小程序、小游戏这样一个平台的威力,所以我们其实是很匆忙做了一款特别简单的游戏。

这个游戏发布以后,其实它的效果有点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自己开玩笑说,这个游戏突然变成了有史以来可能用户规模最大的一个游戏,因为它的DAU大概到了1点几亿,但同时出现了很多外挂,我没有想到这么小的一款游戏也会有那么多外挂,我朋友圈的朋友也打出了特别高的分,但是我相信不是他自己打出来的。

一、“跳一跳”遭遇很多外挂,引发的两点思考

第一方面,当我看到我的朋友用外挂打了一个很高的分的时候,我的意识里对他的信任度可能会降低一点点,朋友之间的信任会出现问题;

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像在“跳一跳”这样一个小的游戏里面,如果一个用户看到里面有一堆外挂得了很高的分,对其他一些每天在练习,试图把自己的水平提高,而打一个高分的人就很不公平,他可能就没有动力继续去练习,继续超越自己个人的最高分数。

所以这样一个行为,外挂行为其实会破坏整个系统的规则,并且让规则立即变得失效。

所以,我们这个小游戏发布以后,我们就开始花了很多很多时间来打击外挂。

对于外挂来说,其实这种对抗是无止境的,你今天用这种能力对抗,可能第二天外挂又提高了一种新的办法。

我们采取了一些特别的办法,这里可以泄露一点点。

对于这样一个游戏来说,其实它的成长是非常艰苦的,我并不认为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不经过练习就立即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水平。按照这一点,我们会判断每个人是不是有一个成长曲线,如果不符合这样一个成长曲线,我们认为这个可能是你作弊的一种行为。

所以,大家应该看到了,最近朋友里面的外挂高分突然就少了。

我们也看了一下,系统里面超过3000分的大概有30个人左右,我们游戏的同事跟我说,希望通过我在这里发一个邀请,在目前这样一个时间点,我们想请现在能够打到3000分以上的用户到我们的办公室,当着我们的面打一下,并且他可以获得一个很特别的礼品。

当然其实我们是想看一下,人类在这样一种运动里面,最快的一个进步速度可以有多快。

顺带说一下,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我把“跳一跳”的分数打的这么高?它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无聊的游戏,但是在我看来,它可以让我很放松、很平静,是一个放松的手段。

可能跟大家对它的认知不一样,很多人对它的认知是这个东西让人更紧张了,心跳加速了,但是在我看来完全不会,“跳一下”、“跳一下”只是一个很平静的过程而已,所以大家如果花一点的时间,练到一定的水平以后,你也会像我一样把这个游戏当做让自己放松的一个办法。

二、对于产品的几点思考

这是我在公开课的第三个年头,其实我特别开心每年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在座的各位聊一下关于微信的一些思考。

1.好的产品会自己说话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产品是自己会说话的,但现在我认为微信到如今将近10亿用户的一个时间点,也许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应该把我们背后的一些理念、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能更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助于用户和整个生态对我们的理解。

但我还是认为“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所以大家也看到这么几年以来,我们从来没有开过自己的发布会。

我记得很早以前微信有一个版本,它的启动页是一个大幕,然后它拉开了,出来一些文字,我一直认为那样的一个东西才是微信的发布会,就是每一次一个新版本,出现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那就是微信的发布会,就像这次我们在启动页里面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为什么我们会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就像刚才解释的一样,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很放松的方法,我也很期待这样一个小游戏,因为它简单到让你可以有一个面对自己,一个最个人的时刻。大家在微信上的时间,因为你可能会有很多的消息要处理,朋友圈里有很多信息要你去点赞、评论,可能还有很多工作的信息也夹杂在里面。

这个时候玩这样一个小游戏,反而是一个非常正经的事情,当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小游戏能像“跳一跳”这样,“跳一跳”不是我们刻意做的游戏,它只是我们小游戏平台的一个实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第三方游戏能够像“跳一跳”这个游戏一样得到用户的喜爱。

2.微信怎么做一个最好的工具?关键是做好对或错的选择

回顾一下微信到底是什么,微信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我之前我们说过微信是一个工具,到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这个目标其实挺大,也挺难,因为我们确实只是希望做一个最好的工具,所以我们很少去谈平台,其实也很少谈生态,对用户来说平台是什么,生态是什么他并不关心。

怎么样才能做到最好的工具?我觉得除了要有最专业的能力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我们会面临有很多很多的决策。

可能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很多决策,作为一个最好的工具,我认为是经常要做出一种选择,在你做出一个决策的时候你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但是那样做可能是利益最大化的,在对和错以及利益最大化方面我们经常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对微信来说,我认为我们每天在做的选择里面都遵循一个标准,就是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而不是说它是不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

有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微信很有情怀,但是内部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情怀”两个字,也从来没有说过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因为做一个好的事情并不是克制什么,而是要判断什么样的事情是该做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对错,这样一系列的判断很理性的过程,而不是靠一个感觉我这样很有情怀就好了。

所以,大家看到微信好像每一个版本的变化不是非常大,但是包含了很多选择,更多是一种舍弃,很多事情我们做了,但是我们觉得不好,就舍弃了。

关于对错,我记得以前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大人只讲利益,小孩才谈对错。

我觉得做产品也是这样的,我们如果只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可能会让我们的产品越走越偏,变成它里面只是一些利益的堆砌,这样我认为会失去产品更本质的东西。

3.尊重用户和个人,是微信必须坚持的

我觉得做好这样一个产品,可能我们需要很多专业的能力,以及对于一个事情的判断有很多,但是在产品之外,我觉得对微信来说,有一个价值点是我们所遵循的,就是尊重用户,尊重个人。

在这一点上我蛮自豪的,我觉得微信在这一点上比其他很多产品做得更好,但是我们也经常用这一点提醒自己,这是我们最本质的一个东西,我们怎么样去坚持它。

之前看朋友圈,有朋友贴出来一个图,是微信新注册用户收到的微信团队发出的一段话,这段话是从QQ邮箱开始的传统。

举个例子,我们在很多产品里面都会看到“您”这个字,但是在微信我们说不能对用户称“您”,而是“你”。我们并不需要用一个很尊敬的态度称呼用户,而是应该当朋友一样称呼,所以应该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这个写进我们的产品条约里面去了。

后来再也没有人敢在产品中对用户过于尊敬,因为我们一旦对用户过于尊敬,那说明我们可能怀有目的,可能需要骗一点什么东西过来。

所以我们说尊重用户和尊重每一个个人,意味着我们可能把用户当做朋友,意味着我们必须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也意味着别的什么——我在这里可以简单罗列一些:

也意味着我们不会去看用户的聊天记录,从微信第一个版本的时候,它的系统就是这样设计的。

我们觉得从技术的角度,大家可能会有很多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做到聊天记录云端的同步,换一个手机,所有的聊天都还在那里。

我要感谢当时的Tony(腾讯创始人之一张志东),他说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聊天记录都没有保存其实是最好的,我们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坚持我们的系统设计是不保留用户的聊天记录的。

当然很多用户会挑战我们,说我们居然连这样一个云端同步的能力都做不到,但是我们只有苦笑,因为我们相信从对用户隐私保护的角度来说,系统里面没有用户的聊天记录其实是最安全的。

当然我们也更加不会有其他一些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包括我们从来不会给用户发任何的骚扰信息。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大家在微信里面有没有收到过任何一条系统下发的营销信息,应该是没有的。

在尊重用户的层面来说,我觉得我们算是业绩做得最好的一个产品,当然它会体现到每一个小点里面,包括我们不发任何系统的推送,我们不去做任何诱导的行为,也包括我们不允许第三方做任何诱导用户的行为,甚至包括我们不想做太多的活动去感动你,然后带来一些流量。

举个例子,现在快到年底了,可能每个产品都会把自己换一个节日的LOGO,并且帮助你回顾过去一年的生活来感动你,但我们并不想做太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故意去感动一个人也是挺不尊重他的表现。

整体来说,我觉得我们在产品里面要保持特别高的专业度,同时我们希望真正能够把用户当成朋友看待,而不是把他当做一个听从我们驱使的群体,这样都不是太尊重他的表现。

对于微信,从它第一批用户开始,直到现在,它已经经过了好几年,甚至到了如今将近10亿规模的时候,反而是我们自己要提醒自己更多,其实我们到现在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几年以前刚刚面市的一个产品来看待,我们希望能继续保持这种心态。

三、关于“用完即走”

去年提到“用完即走”,我发现大家对于这个词有特别多的一些误解。大家都会说,因为大家都离不开微信,所以才会说“用完即走”,去年对这点可能没有解释得特别清楚,我其实只说了上半句话,用完即走,但其实还有下半句话,走了还会回来。

用完即走的本质是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完成一个任务,越高的效率越好。当我们完成一个任务以后,我们当然希望用户能做别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耗在一个工具里。

比如说用微信,我们当然希望微信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帮助,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希望用户一直低效率地在微信里处理事情。

如果他一天信息的处理要用两个小时,那我们应该帮助用户尽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处理完,而不是说一定要把两个小时的任务变成三个小时,让他在微信里花费更多的时间,我认为如果那样就不是一个用完即走的概念。

所以,用完即走和用户再回来,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只有当一个用户在一个工具里用得很愉悦,用得很高效,他才会下一次回过头来使用这个工具。

我们现在说的小程序也是这样的,小程序应该是帮助用户尽可能在短的时间里面完成一个任务,并且离开这个小程序,这样的话他才会有很好的体验,下一次他会继续回来用这样一个小程序。

当小游戏发布的时候,也有人说小游戏是不是用完即走?我觉得小游戏也是小程序的一种,它跟过去的APP带给用户最大的不同是,它比过去APP使用都更为方便、更加快速。像我们在一个群里面,以前如果有人说我们斗地主吧,我发现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大家并不是下一个斗地主的APP,而是宁愿买一个扑克牌回来。

我们在小程序做了一个斗地主的小游戏,往群里一发,发现这个效果比APP好很多。

因为对群里每一个人来说,只要点开这样一个小游戏,立即可以跟朋友玩一局了,这样一个体验我觉得是比APP要好很多的一个体验,并且它是一种真正的用完即走的概念,就是群里面有这样一个消息过来,点开用完了,不用再去管它。

四、去中心化

下面我想说一下去中心化的概念。微信作为平台性的工具,比如公众号、订阅号等,我们一直说去中心化,与其说是策略不如说是理念,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每个个体都有独立思考,比一个平台思考其他人不思考,跟强大。

现在移动互联网比以前有很大变化,以前大家看很多网页、在不同网页跑来跑去,现在大家都集中在头部app里,微信可能是头部app里耗时间最多的,但这样我也不认为微信是中性化的app,如果微信只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地方,对这些服务提供中性化的流量,用户自己发现各种各样的服务,微信就是遵循这样的原则,让更有价值的服务,让用户自己的找到,

之前的公众号就是这样的思路。到现在,用户不会推荐用户关注一个公众号。

小程序,我们也是这样,选择的权利交给用户自己。这是关于去中心化的思考。

五、赞赏会回归

微信公众号后台app很快发布,赞赏会对作者重构。

在座的各位对小程序、公众号有很多期待,过去一年,小程序,我们投入了很多精力。

在公众号这里,我们进展会比小程序慢,也在尽力改进。

之前那有很多期待公众号app的发布,但没有达到预期,我们也在看,大家是不是对公众号期待太高了,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是在pc端的,很多人很奇怪,pc版是一个输入的地方,不应该是独立的版本,最初我们做成了电脑,其实我们应该很早就应该出移动版本。

微信后台的app,很快会发布出来。

另外微信公众号的赞赏,我们在2017年跟苹果做了很好的合作,可能因为红包或赞赏有很多中国特色,苹果公司不一定能体会,在理解上很难理解,之后经过大家的协调,取得了一些共同的认知。我们很快会回复赞赏,并做很大改动,之前是对公众号赞赏,而本质应该是对作者赞赏。这里有一个思考,对公众号赞赏,还是对公众号作者赞赏。

跟苹果的沟通,我们有更多思考,新改版的赞赏会更多对作者,而非公众号。以后,微信公众平台,作者可能是独立的栏目,能看作者介绍、发表的文章,我们会更多重构作者。

六、公众号只能发长文?

很多人说公众号不能写长文,这跟早期没有做独立app有关。现在有这个问题,我们会努力想其他方式,是下一步做思考的东西。

七、辟谣:我们不做信息流

前一段时间,有人说:订阅号要不要做信息流的问题。你们觉得应该做吗?

其实我们没有想过把订阅号做信息流,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订阅号只是订阅的集合,我们想法,提高用户对自己订阅内容能更快找到,如果做成信息流,就很奇怪,这是两回事。如果大家要看所谓的信息流,可以用“看一看”,订阅号是自己订阅的,只会改善订阅效率。

八、微信下拉出现小程序:这不是入口。

另外一方面是小程序。去年提出,这一年过得风风雨雨,我觉得最初预想达到了

我们很害怕,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大家炒的风风火火,说是一个风口,然后最终挂掉了……我们很保守,其实这样的效果很符合我们的预期。

小程序,我们宁愿先紧后松,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然后让大家参与过来。小程序之后,不断更新自己,让小程序的能力丰富起来。

直到小游戏的发布,大家知道了,小程序是这样的。我们希望用户通过”跳一跳“,不用关心什么是小程序,只要轻松触达。

小程序,我们抱很大希望的项目,我们会很有耐心,比第三方更有耐心。不是一个to C的产品,而是要更长周期,希望一步步成长,不要一下子催肥,希望大家跟我们一样有耐心。

为什么我们看好?上一次公开课已经讲得很细了,我们认为小程序是表达的一种方式,未来万事万物代表信息,小程序是信息的组织方式和载体,不仅仅是玩游戏,也代表线上线下的、万事万物的表达语音,是抽象的表达。

微信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可能比手机厂商更有这样的优势。

对小程序,外界有很多误解,会把我们的系统性、平台性的事情,认为是一个风口。有人会说,小程序是不是为电商准备的,我们不是这样的,小程序不会为某个领域专门准备,我们希望小程序是一个通用的平台,把一个平台做一个足够的时候,让很多行业在里面有创新的空间。

还有误解,小程序会不会为中心化做导流的事情。我们认为,小程序是去中心化的更大的平台,有人会说微信给了小程序一个更大入口,比如下拉。我想邀请大家打开微信主页,从上一直向下拉,有一行小字:我不是入口。它不是食物,不能入口。

小程序下拉,是一个任务栏,切换的快捷方式,不是中心化的入口。

上一个版本我们做了两个事情,一个是下拉的方式,让小程序更方便切换;二是右上角有一个圆形按钮,按一下,就回去了。

小程序和app是什么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的组织方式,不是取代app,而是补充很多场景,比如线下看到某个场景,一定要下载个app,这个门槛太高了。

对于线上来说,我们一直在推动一个事情,今年的微信和去年的微信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搜一搜”,我们有很大的耐心让大家更多地使用“搜一搜“,可以搜小程序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航班号的实时信息,这个信息不是我们提供的,是小程序提供的。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线上小程序的触达,是通过搜索这个能力做到的。

九、微信小程序:不存在卸载与否的问题

这是特别多人关心的东西。关于“跳一跳”这个功能,我们看到很多用户的反馈,其中一个反馈很有意思,一个用户想卸载它,但是卸载不了。这才是小程序本身的定义,你不用它就可以了,不存在卸载与否的问题。

对于小游戏来说,也是在微信平台很好的一个实验。

我们希望通过小游戏的尝试让更多游戏厂商进来,让用户更多发现和探索到更多好游戏的存在。小游戏是我们最近最大的探索,是值得我们期待的。我们最终希望在微信平台里,有许多高水平的小游戏,让玩小游戏变成正经事,而不是浪费时间。

十、企业微信:

在用微信的时候,我们也会体验到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就是被各种各样的工作信息填满了,有了微信之后,工作信息变得更多更大了,我们内部也谈到是否转移出去了?                                                                                 

大家在问,能否通过企业微信去直接跟微信用户连接?我们最近做一个事情,就是让企业微信和微信之间可以信息互通,用户不用太去区分自己在用个人账号还是企业账号,给他们有更强的能力,在去添加微信顾客和客户的时候,不再用个人微信号添加,用企业微信号就可以了,这是对企业微信下一步的展望。

回顾微信的基本态度,以上是我们对于公众号、小程序、小游戏的看法。我们再聊下我们下一步要探索的东西。

回顾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生活的、全新的技术手段。在最早的时候,我们上网很兴奋,叫做“冲浪”,当时有一台电脑、有一个浏览器、有一条网线,就可以去一个很大的世界。

今天我们使用手机上网之后,不再叫“冲浪”,而是“沉迷于网上”。随着共享经济、新零售的发展,看似把我们引向线上,我们的线上支付也比国外发达,让我们非常自豪。那么,为什么移动互联网让我们发展得更快一些?

这和我们的国情有关系,我们的人口非常密集,我们有很多的大城市,大家都在追求让效率更高一些。我们除了工作之外,一有时间就拿出手机,我们大量业余时间消耗在手机上,所以很早大家就说,“放下手机、好好交友”之类的,这些确实是我们的思考。

我们正在帮助人们越来越多实现线上的生活,但也越来越多被手机控制住几乎所有的时间。再往下一步想,除了让我们的大脑和手机有关联,可能其他体验并不重要了。我们反思这一点,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人们把生活完全放到生活上去吗?这和黑客帝国中的场景很相似,这是恨可怕的事情。

我们希望做跟线上相反的事情,就是探索线下,我们一直想做这个事情,微信最早就退出了附近的功能,但是接下来我们更多想探索附近各式各样的生活。

2018年,如果有更多的尝试,探索线下更多精彩的生活,是我们想要尝试的方向。

非常高兴和大家探索微信和微信团队背后的想法。谢谢大家!原文地址:https://www.jc68.com/news/show-4739.html
欧外网(o2owhy)-专注于O2O行业最新前沿信息的互动交流平台
关注欧外网(o2owhy)微信公众号ID:o2owhy点击查看放大的二维码  点击查看放大的二维码建材之家服务号ID:jc68-1;想做家装电商赶紧关注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博一网
www.bo-yi.com
点击查看放大的二维码
订阅号:jc68com
点击查看放大的二维码
服务号:jc68-1
点击查看放大的二维码
移动端二维码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屏风头条 | 装修头条 | 风水头条 | 楼梯之家 | 布艺之家 | 风水之家 | 板材之家 | 模具之家 | 防盗之家 | 新型建材 | 陶瓷之家 | 油漆之家 | 照明之家 | 防水之家 | 防盗之家 | 博一建材 | 卫浴之家 | 区快洞察 | 漳州建材 | 泉州建材 | 三明建材 | 莆田建材 | 合肥建材 | 宣城建材 | 池州建材 | 亳州建材 | 六安建材 | 巢湖建材 | 宿州建材 | 阜阳建材 | 滁州建材 | 黄山建材 | 安庆建材 | 铜陵建材 | 淮北建材 | 马鞍山建材 |

QQ|手机版|小黑屋|QQ:1851659160|Q群:186748085|欧外网o2owhy ( 粤ICP备14017808号-1 )

GMT+8, 12-22 09:44 , Processed in 0.37391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